2012年4月14日星期六

雲裳集 ── 層層疊

難得一見的層層疊莢狀雲﹝stack of lenticular clouds﹞,昨天驟現眼前。平日一部單反隨身,昨日剛巧沒有帶,唯有舉起手機來拍:

2012年4月5日星期四

秩序

在日本充分體會到的,是秩序 ── 真正的秩序 。在擠滿人的街上,既沒有控制人羣的公職人員站崗,亦沒有分隔通道的欄柵,連指示人流方向的標誌或廣播都沒有;但行人自覺地循行走的方向分成兩排,左上右落,井然有序,儼然路中心有一條界,沒有人會隨便僭越,除非要到「對面線」的店舖或橫街。


要有秩序,就要守規矩。自問算得上是一名守規矩的香港人,亦認為大多數香港人都守規矩;但在香港的鬧市,除非警方實施人羣控制,印象中沒有見過這種宛如紀律的秩序。在周末或假日的銅鑼灣或旺角街頭,向相反方向行走的人總是散亂地紏在一起,各自各的一方面尋找縫隙槷位向前,一方面閃避迎面而來的人。

所謂規矩,除了法律明文的規定之外,還有「禮貌」。香港人都知道,乘搭公共車輛時走進車廂裏邊,乘地鐵時讓下車的人先出,以及在電梯上站在右邊,都是應有的「禮貌」;但在行人路上「左上右落」,始終不是香港人公認應有的「禮貌」。

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雲裳集 ── 波濤洶湧雲?

3 月 22 日下午,在京都開往大阪的京阪電車上,透過車窗見到這樣的雲:





「難道是波濤洶湧雲?」我想。

曾經在網上看過報導,得知世上有一種雲,從地面看上去有如倒掛在空中的波濤,洶湧澎湃。賞雲會﹝The Cloud Appreciation Society﹞的創辦人 Gavin Pretor-Pinney 在 2009 年將那種雲命名為 Undulus Asperatus,並建議視其為獨立的雲種,現時仍在爭取世界氣象組織認可。Undulus Asperatus,就是「波濤洶湧」的意思。

從簡單層面推斷 :灰色的厚雲表示上空水氣充足,波濤洶湧的外觀表示上空氣流湍急,兩者合起來令天氣容易變得不穩定。翌日果然天氣驟變,整日天陰下雨兼刮大風;但那可能只是巧合。

波濤洶湧雲是天氣轉壞的預兆?網上的資料說「未必」,有說波濤洶湧雲多現於壞天氣過後,另找到一本書稱它可能於暖鋒前形成。其成因始終未明。

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初訪二条城

旅程的第二天去了二条城。二条城位於京都的二条, 從大阪淀屋橋乘京阪電車京阪本線的特急列車﹝400 円.特急同價﹞,約 52 分鐘便抵達京都的三条,然後轉乘京都市營地下鉄至二条城前﹝210 円﹞。

※          ※          ※

二条城於 1603 年由德川家康開建,原本作為德川家康到京都拜訪天皇時的住所。其後,江戶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將豐臣氏遺下的伏見城內的幾座建築移建至二条城,並於 1626 年完工。 1867 年,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奉「大政奉還」將政權歸還天皇,二条城亦隨政權移交,隨後於 1884 年成為天皇的離宮 ── 二条離宮。1939 年,天皇將二条離宮賜予京都市政府。

※          ※          ※

城內供遊人索取的小冊子資料不夠詳盡,連在香港買到的旅遊書亦不如。在此將提及的景點標誌在 Google Map 上以便參考:



走出京都地下鉄二条城前駅,便見到二条城的「東南隅櫓」在馬路對面。


過了馬路便見到二条城的外濠,比起大阪城的外濠,真是小巫見大巫。


隔着外濠看二条城外圍的石垣及土塀,那土塀沒有供射槍放箭用的狹間。


入口設於二条城的「東大手門」,入內先要付 600 円購入場券。


通過「東大手門」進入二条城,回望「東大手門」。城內的地面鋪滿了碎石,在上面行走會發出聲響,為的是防範剌客及竊匪。


在城內看「東南隅櫓」及支撐土塀的控柱。


拐過左邊的彎便是美輪美奐的「唐門」,因其中國古建築風格而得名,可惜正在維修。


通過唐門便見到「二の丸御殿」,前面是「車寄」,即是供人上落車的地方。入內參觀要在「車寄」脫鞋子,那兒備有架子供人放鞋。「二の丸御殿」內金碧輝煌,設有「鶯聲走廊」,在上面走動時會發出如鳥鳴的聲音,有防範剌客或竊匪的作用。可惜裏面不許拍照。


「二の丸御殿」外的「二の丸庭園」。那兒有數株「蘇鉄」﹝一種植物﹞,全體被稻草包裹著,說是為了禦寒。


經過「二の丸庭園」便見到「東橋」在前面,橋下是內濠,橋對面是「本丸櫓門」,門後便是「本丸御殿」。左右兩邊的遠處各有一道門,左邊是「桃山門」,右邊是「鳴子門」。


隔着內濠看對岸的石垣,遠處凸出的是天守的石垣,天守在 1750 年遭雷擊而燒毀,至今沒有重建過。


過了「東橋」後通過「本丸櫓門」便到達「本丸庭園」。相中是從「本丸庭園」看「本丸櫓門」的情景。


穿越「本丸庭園」便來到天守的石垣。可以走上去,上面有椅子供人休憩。在天守的石垣上可看到「本丸御殿」。


「本丸御殿」不對外開放。相中的是「本丸御殿」的玄關。


這處看似原有一道門,通過之後便見到「西橋」。


過了「西橋」之後向左枴,再往前走便見到「西南土蔵 」在路的左側,土蔵即是倉糧。


經過「西南土蔵 」之後再向左枴便到「梅林」,梅花開得正盛。


分隔「梅林」及「桜の園」的「南中仕切門」


「桜の園」內的櫻花還未開


在「桜の園」看內濠及「東橋」


在「桃山門」後遠眺「鳴子門」


這是二条城的「南門」,為高麗門風格。


沿路再向前走便回到「東大手門」,即是城的入口﹝亦為出口﹞。當日只在二条城的南部逛了一圈,城的北部﹝包括「清流園」及「緑の園」﹞就沒有去過。

2012年4月1日星期日

再進大阪城

旅程的第三天去了大阪城 。入城前見到這,就知不妙了:

兩次入大阪城都未能盡興。上次來是十四年前的事了,跟旅行團來,走馬看花,總算上過大阪城的天守。今次來又遇天氣不好,大風大雨,逛了一會兒老婆便嚷着要走……。


※          ※          ※

昔日「大阪」是寫作「大坂」的,「大阪城」亦寫作「大坂城」;但「坂」字作「土反」,為免令人想到「武士作反」,在明治三年便以「阪」代「坂」。

提起大阪城,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豐臣秀吉﹝1537-1598﹞。大坂城於 1583 年由豐臣秀吉開建,秀吉死後由其子秀賴繼承。1603 年,德川家康﹝1543-1616﹞出任征夷大將軍,江戶幕府成立。1614 年,德川家康發動大坂冬之陣,率大軍包圍大坂城,德川家康向豐臣秀賴提出多項議和條件,包括要填平大坂城的外濠,豐臣秀賴被迫接受。1615 年,德川家康再發動大坂夏之陣,將大坂城攻破,滅了豐臣氏,大坂城包括其天守亦於戰事中燒毀。 1620 年,德川家康之子秀忠﹝江戶幕府第二任將軍﹞下令重新築建大坂城,不單改了天守的位置,還重新填土及開濠挖堀, 1629 年完工。

現時的大阪城,全是德川氏大坂城的遺跡,唯德川氏大坂城的天守亦已於 1665 年遭雷擊而燒毀,現存的天守是在 1931 年用鋼筋混凝土重新建成的。

※          ※          ※

乘地下鉄到谷町四丁目,然後從「大手門」入城。今次入城拍的照片不多,在風雨之中身穿雨衣很不方便,保得住相機及鏡頭免入水已算萬幸:


「六番櫓」與「南外濠」


「南外濠」近「大手門」的石垣


大阪城西面的「大手門」,左邊的是「千貫櫓」。


過了「大手門」便入到「大手口枡形」﹝大手門與枡形門之間的廣場﹞,從「大手口枡形」往「大手門」看去。「大手門」為高麗門風格。


「大手口枡形」內見到「大手門」旁邊的土塀後石造的控柱及射槍放箭用的狹間


左手面是「多聞櫓」


前面﹝「多聞櫓」的右方﹞白垣之下有三塊巨石,其中最近「多聞櫓」的「大手二番石」﹝城中第五大,重 85 噸﹞沒有入鏡,相中只拍得兩塊,左邊的是「大手見付石」﹝城中第四大,重 108 噸﹞,右邊的是「大手三番石」﹝城中第八大,重 80 噸﹞。


穿過「多聞櫓」之彼向右拐了個急彎,再向前行便見到左手邊有一道橋,橋下是城的「南內濠」,這部分是沒有水的空堀,正對着橋的是「櫻門」,「櫻門」兩邊的土塀下各有一塊巨石,右邊的是「龍石」﹝城中第十大,重 52 噸﹞,左邊的是「虎石」﹝城中第十一大,重 40 噸﹞。


「櫻門」後面便是城中最巨大的石 ── 「蛸石」,重 130 噸。


過了「蛸石」向左行便到了一個大廣場,大阪城的天守就在前方,廣場右面有一座西式的建築物,是「舊大阪市立博物館」﹝不在相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是陸軍第四師團司令部。


大阪城的天守。​聽聞上部黑色的是豐臣氏第一代天守的風格,下部白色的是德川氏第二代天守的風格。講真,我就覺得那外觀有點不倫不類。


離開時出了「櫻門」後向左走,隔着「南內濠」看石垣,上面是「舊大阪市立博物館。


見到用來堆砌石垣的石塊上有很多刻印,據悉重建大坂城工程是德川氏透過「天下普請」完成的,即是將工程分攤給全國眾大名。大名在其施工的石面上刻上家紋以資識別。


穿過城東面的「玉造口」出城時看見「東內濠」及石垣。從書中的照片得知,石垣上原本有一列三重櫓,可惜在 1868 年被大火燒毀了。


東外濠


隔着「南外濠」見到「一番櫓」


出城後經過大阪城公園的「市民の森」及「遊具広場」,到森ノ宮駅乘地下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