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弄得靚原來不容易。
話說中國有一部名為《國語》的古籍,記錄了周朝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的歷史,其《鄭語》卷有云:「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由此可知,中國的五行論始於周。
原來,古希臘亦有類似學說。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認為萬物均由「火」「氣」「土」「水」四種元素組成,其粒子各有其形:
火 ── 正三角錐體 ﹝tetrahedron﹞
氣 ── 正方體﹝cube﹞
土 ── 正八面體﹝octahedron﹞
水 ── 正二十面體﹝icosahedron﹞
上述各正多面體均可緊置於球體之內,每個頂點同時觸及球面內側。具此特性的正多面體還有正十二面體﹝dodecahedron﹞,這五個正多面體通稱為柏拉圖固體﹝Platonic solids﹞。除了四大元素的四種形體,柏拉圖認為十二面體是神安放天上星宿的依據。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不同意柏拉圖之說,他認為除了「火」「氣」「土」「水」之外,另有第五種元素,以十二面體為形,其名曰「以太」﹝aether﹞,充斥於宇宙空間。
參考資料:
1. The Golden Ratio, Mario Livio
2. 維基百科: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