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

麵館‧丸十字紋

在九州吃那麼多餐,這一餐最難忘。旅程的第三天,從桜島回到鹿児島,便乘市電往天文館閒逛購物。又餓又累,欲找吃的,探尋大街小巷,多處都不合心水,不經意走到一個不起眼的街角,赫然被一個紅色招牌搶了眼 ──「らーめん」── 是麵館啊!更是所地道的,門口在一條窄巷的盡頭,裝潢簡潔,不為引人注目而故作派頭。

掀起門前的掛布進去,環顧四周,正如在日本電視節目中看過的,酒吧般的格式。主理的是一位大嬸,體形略胖,掛一框金絲眼鏡,看來很親切,守着 bar tender 的位置。除了大嬸,店內沒有員工,只有兩名顧客,各佔一個位子,面前放着吃完的碗筷。

大嬸示意我倆坐下,給我們奉上兩杯冰水。
內子開口問:「Do you have English menu?」
大嬸似聽得懂,搖搖頭,指着掛在牆上的日文餐牌道:「Menu!」
她可能是說:「メニュー」,只是「餐牌」的日文 ── 「メニュー」本來就是英文「menu」。
內子嚷着想吃豚肉拉麵,我只知「豚」是「ぶた」,「拉麵」就是「らいめん」,但「豚肉拉麵」就是「ぶたらいめん」嗎?炸豬排 ── 「豚カツ」是讀作「とんカツ」,而不是「ぶたカツ」。當時亦不理得是否說得對,生硬地開口替她叫了「ぶたらいめん」,幸好大嬸明白。自己則叫了客「焼蕎麦」 ── 「やきそば」,這個不會錯吧!

真的好吃啊!吃完了,我對大嬸說:「おいしい」
大嬸咧嘴微笑,問道:「どこからですか」﹝從哪兒來的?﹞
我回了一句:「ホンコンからです」﹝香港來的。﹞
之後還聊了幾句關於天氣的話……。
埋單走了,離開前對大嬸道了句:「さようなら」

掀起門口的掛布出去,陽光從窄巷的入口曬進來,如針般剌眼。

回望那塊掛布,覺得上面的標誌很眼熟 ──

時隔良久,我想起薩摩藩藩主島津氏的丸十字家紋。

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

雲裳集 ── 凱文‧赫摩茲

難得一見的「奇景」,我卻接二連三見到。上兩次拍的照不美,不放上來了。這次在九州回港的航機上,航機快將抵港時,透過舷窗又見到,還清楚見到碎波﹝breaking wave﹞:

上面的是原照,下面的經過剪裁,亦加強了對比度

Kelvin 與 Helmholtz ,兩個西人的名字,中文有的譯作「凱文」與「赫摩茲」。

當上下兩層流體的相對流速一旦超過某數值,流體之間的接面便會變得不穩定,是為凱文‧赫摩茲不穩態﹝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兼會揚起波浪,浪愈湧愈猛,滾出鈎形的浪頂,如海濤拍岸的形態。

空氣亦是流體,在大氣中的凱文‧赫摩茲不穩態有可能在上下兩團氣的接面上出現,若那兩團氣之間有雲,雲便會呈現波浪狀,是為凱文‧赫摩茲波浪雲﹝Kelvin-Helmholtz wave cloud﹞。

2011年10月4日星期二

水前寺公園

初時以為只是個具日本庭園特色的公園,原來有三百多年歷史,還要是日本指定的「国の名勝」及「国の史跡」,說是熊本藩初代藩主細川忠利於寛永 13 年(1636 年)開始興建的,正式的名稱為「水前寺成趣園」(すいぜんじじょうじゅえん)。

2011年10月3日星期一

熊本城

上次去日本進過姬路城,內裏機關重重,實在太好玩﹝見另文 《関西行﹝六﹞── 白鷺之城》﹞。論名氣,姬路城不比熊本城;熊本城、大阪城、名古屋城,堪稱日本三大名城。未去之前對熊本城是有期望的,去過之後還是覺得姬路城較好玩,可能因為我貪玩,受姬路城更為刁鑽的佈局吸引。若論外觀及周邊風景,個人認為亦是姬路城的更美。至於為何熊本城名列日本三大名城,而姬路城不入,也許是歷史的緣由。姬路城從未遭過敵人來犯,而熊本城確實是打過仗的。

1877 年﹝明治 10 年﹞,西南戰爭爆發,西郷隆盛率一萬三千薩摩軍自鹿児島北上,在熊本與政府軍交鋒,政府軍三千五百兵員堅守熊本城,薩摩軍屢次攻城不果,為免眈誤時間,薩摩軍兵分兩路,遺下三千兵員將城包圍,主力則繼續揮軍北上,薩摩軍嘗試從多個方向強攻,但熊本城牢不可破,政府軍死守城池五十二天,沒有一個薩摩軍可成功突破防衛,待政府軍援軍趕至,將圍城的薩摩軍擊退。要知熊本城是加藤清正於 1601 至 1607 年間修建的,當時武器的威力實不可跟二百多年後西南戰爭時的相比,但熊本城依然在近代的西南戰爭中發揮了效用。難怪西郷隆盛亦慨嘆擊敗他的非政府軍,而是加藤清正。

在薩摩軍發動攻勢之前,熊本城的天守閣發生大火。起火原因眾說紛紜,有說火是薩摩軍放的,亦有說守軍恐防失守後設施會為敵軍所用而故意放火,更有說守軍為免視野受阻而故意將天守燒毀……。無論如何,熊本城現在的天守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鋼筋混凝土仿原貌重建的。
大天守﹝左﹞與小天守﹝右﹞,內部為展覽館

城南面沿坪井川有一列城牆,稱為「長塀」,長達 242 米,是日本現存最長的城牆,亦是重要文化遺產。乘市電抵熊本城‧市役所前下車,最先見到的熊本城跡就是長塀。
隔着坪井川看熊本城的城牆﹝長塀﹞

宇土櫓以及城東側的一列櫓,則大致保留著原貌,是重要文化遺產,其中宇土櫓是熊本城唯一幸存的多層櫓,三層五階﹝外表看來有三層,裏面分五階﹞的木建築,要脫鞋才可入內參觀,入口有專人派發膠袋給遊客裝鞋攜帶入內。內裏的木樓梯徙峭得很,當日揹著背囊手抽裝著鞋的袋頸掛一部單反,爬上頂層實在是夠味。
宇土櫓

宇土櫓的內部﹝忘了是在那一階拍的照!﹞

從宇土櫓頂層向西南望,可見西大手門﹝右近﹞、南大手門﹝左近﹞及未申櫓﹝左遠﹞,西大手門後面的是原太鼓櫓

從宇土櫓頂層望向西望,圍牆前是西出丸

2011年10月2日星期日

雲裳集 ── 雲層上的急流

9 月 26 日福岡至香港的港龍航機上所見「風湧殘雲如吹雪」的美景:



2011年10月1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