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日星期日

雲裳集 ── 雲‧飛機

飛機經過後,雲層消失了:


親眼目睹這條消散尾跡﹝Distrail ── Dissipation Trail﹞形成 ── 一架飛機的影子飛過雲幕,影子飛過時也沒有什麼,不消一會兒,雲幕從右上方裂到左下方,如被一張利剪劏開一樣。飛機究竟在雲上面還是雲下面飛過也看不清楚。

﹝攝於 2007 年 11 月 25 日下午﹞

2007年12月1日星期六

石澳內地段

月前到石澳閑逛了半天,在石澳新村及石澳山仔一帶,見有不少建築物的牆垣下,都鑲有石澳內地段﹝Shek O Inland Lot─S.O.I.L﹞界石。

今天到圖書館查閱過第廿六版﹝1956 年﹞、第廿七版﹝1961 年﹞及第廿八版﹝1967 年﹞的Index of Streets House Numbers and Lots。據第廿六版所載,當年﹝1956 年﹞只有石澳內地段第 52 號﹝S.O.I.L.52﹞,正位於石澳道的盡頭﹝即現時石澳新村內﹞;另有石澳山仔地段﹝Shek O Headland Lot─S.O.H.L.﹞ 1 至 20 號。在第廿七版內,關於「石澳山仔」則有以下註解:

"Leases of all Shek O Headland Lots expired on 31st December 1957"

至於石澳內地段,除第52號以外又添加了多個地段編號﹝包括 8、15、52、56、57、59、61、64、65、66、71、77及 78﹞,當中有些取代了原來的石澳山仔地段﹝例如石澳內地段 64 號,就是原來的石澳山仔地段 4 號﹞。第廿八版之Noter-up No.2─1st January to 30th June 1968又加進了多個石澳內地段,包括第 68 號。因此,照片中的 S.O.I.L.68 號界石,可能是在 1968 年前後所立的。

2007年11月17日星期六

新中環

中環的填海工程經已開始了,海中心築起了堤壩,圍住填海的範圍,只圍剩一道溝,以泄出海水。真想不到填海的範圍是那麼大。


昔日放工偶然亦會從尖沙咀乘天星小輪過海到中環,再轉乘巴士回家。花多一點時間,可以吹吹風,看看海,一解千頭萬緒,絕對好過擠地下鐵。新的天星碼頭不就腳,放工一次都未搭過。想吹風看海,只好搭去灣仔,又嫌班次比去中環的疏一大截,唉!

2007年11月4日星期日

防空隧道﹝四﹞

還記得跑馬地協和里的防空洞口嗎?不記得的話可見〈防空隧道﹝二﹞〉。
且看此回拍得的照片是何等清晰:


原來在協和里除了上述對住綿發街的洞口外,對住昌明街還有一個,該洞口亦已被封,但亦開有窗口,可惜有鐵絲網欄住,未能靠近拍攝內裡情形:

2007年10月20日星期六

石澳遊 ── 2007.10.20

乘 9 號新巴到石澳巴士總站下車,穿過石澳新村經石澳山仔上大頭洲來回走了一趟,再到石澳海灘歇了一會,放眼藍天白雲,靜聽海濤拍岸之聲,頓覺煩心盡解,萬慮齊除。

金字頂的平房,今時今日在香港已比較少見

大頭洲

大頭洲海邊的石灘

從大頭洲遠眺五分洲

大頭洲最高點,海拔 56 米

一排接一排的白頭浪打上石澳泳灘

泳灘後面的山坡是玩滑翔降傘的熱點

2007年10月17日星期三

秋意盎然於不覺

光陰荏苒,日月交遷,秋意盎然於不覺間,涼風驟至,黃葉分飛。

2007年9月16日星期日

赤柱軍人墳場內的地段界石


上、下左: 以鄉郊建屋地段﹝RBL:Rural Building Lot﹞界石製成的墓碑。
下右: 位於墳場最北端的筲箕灣內地段﹝SIL:Shaukeiwan Inland Lot﹞第 22 號界石。

2007 年 9 月 15 日﹝星期六﹞下午,天氣悶熱,雲霞難辨。從東頭灣道懲教博物館走到黃麻角道赤柱軍人墳場,見到的地段界石多為鄉郊建屋地段﹝RBL﹞界石,赤柱大街、赤柱市場道一帶,亦有不少建築物牆角鑲有赤柱內地段﹝STIL:Stanley Inland Lot﹞界石;唯不明為何赤柱軍人墳場內及另外兩座建築物﹝分別位於黃麻角道及赤柱新街﹞的牆角會有筲箕灣內地段﹝SIL﹞界石。

閒逛深水埗



 01
 02
03│04
05│06

01 深水埗警署﹝二級歷史建築﹞
02 南昌街117至125號一連五座唐樓 ﹝二級歷史建築﹞
03 前深水埗軍營外的界石
04 位於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的「雷生春」﹝一級歷史建築﹞
05 深水埗遮天蔽日的招牌
06 「其實那張刀已在你的頭上,不過從來無人去看清楚那張刀是怎樣的。」﹝梁愛詩名言﹞

2007年9月11日星期二

域多利軍營 ‧101號「船錨石」?


9 月 11 日放了一天假,無所是事,又不忍錯過風和與日麗,遂到金鐘走一走。從太古廣場搭扶手電梯上山,穿越香港公園到堅尼地道向東走,然後抄小路落正義道下山。香港公園前身為域多利軍營,維基百科亦有記載,在此不贅。以下數點則略值一提:

 1. 香港公園近茶具文物館的草坪上,有一枚鐫有船錨標誌的界石,船錨之上刻有編號 34,之下記有年份 1910。聽聞是海軍電台的界石。類似的「船錨石」在灣仔皇后大道東華仁書院附近亦有兩枚,分別為7號與8號,7號石下部記有年份 1905,8 號石下部埋於土中。
 2. 堅尼地道近母親的抉擇有一枚品相良好 WD37 界石﹝WD:War Department﹞。
 3. 上圖建築物﹝不知是前域多利軍營的火藥庫還是貨倉!?﹞閘門前有一枚疑似界石的物體被綁於木板之中。初時以為是另一枚 WD37 界石,其後得悉有網友曾於去年在同一地點見過 101 號「船錨石」﹝記有年份 1910﹞﹝連結於此,也許被綁著的可能就是這一枚「船錨」界石。
 4. 從正義道至金鐘道,見有大量 DL4﹝DL:Defense Lot﹞界石。

究竟「船錨石」共有多少枚?「船錨石」上的編號是序號還是另有意思??為何「船錨石」上的年份不盡相同???

※          ※          ※

後記:細心再看上文連結的網頁,寫的是:「大門左邊的石柱,其下方有一個以撈作設計藍本的海軍標誌,……」,並沒有提到界石。難道該船錨標誌﹝包括共位於其上的數字及其下的年份﹞是直接鐫在門柱上而非界石上?若然如此,被綁著的是什麼石?當日我所見的門柱亦給木板封著了:

2007年9月4日星期二

防空隧道﹝三﹞

又是一個溽暑蒸人的周末。我將四枚 Panasonic 充電池從充電器逐一取出,裝進配備 128M CF 卡的舊型號 A-70 Canon 相機。我按下 Canon 的開關,在確定電池有電後,又按了一下開關,關上電源。我從書架取下 2005 年版的香港街道圖,塞進簇新的 Leaveland 背囊,然後再塞進 Canon、鎖匙、內有十元八塊的西陣織輔幣錢包、用剩的半包 7days 紙巾,以及款式過時的 Sony Ericsson 手機,才拉合背囊的拉鎖。我穿上半新不舊的 Uniqlo 白色 T-恤,套上磨得發了白的 Giordano 牛仔褲,蹬上剛落地的深灰色 CoTima 運動鞋,再將心愛的土產 swishe 透視腕錶扣上左腕。我瞟了一眼浮在機械上空的長短針,它們的姿勢告訴我,時間是 11 時 12 分。我習慣地將布造的軍綠色銀包插進褲後的右袋,揹起背囊,步出家門。

為搜尋傳說中的時光隧道,我到了海峽的北岸。在幽靈的引領下,我步進了石屎森林。我問幽靈:「What's your name?」;他答:「Nathan」。我一直走,走到一處擠滿人的地方,我知道我已來到世上最旺的角落。我走進四季如秋的 OK 便利店,打開雪櫃的玻璃門,伸手進去,拖出一瓶 750 亳升透明液體。我握著那憂鬱的膠瓶,走到櫃檯前,付了「嗶」一聲。我回到有影的地方,果斷地扭開了瓶蓋,將半瓶液體冷靜地灌進體內。我將瓶蓋扭緊,卸下背囊,拉開拉鎖,投進了半瓶液體與空氣。我取出街道圖,翻到第 58 頁,將圖中的顏色線條與圖形與周圍作了比較,確定了身在何地。我再度拉合背囊的拉鎖,揹起背囊,手執翻到第58頁的街道圖,轉向東走,走上了一條叫亞皆的老街。我穿過火車橋下的通道,步過電力公司總部門前,闖進了一條叫窩打的老道。

我終於找到時光隧道的入口,入口就在這石屎牆後,牌面上的刻字讓我可以肯定,那是返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秘道。我不知開門的暗語,無法進去。我十分忿怒,遂卸下背囊,拉開拉鎖,取出焗至半熟的 Canon,以老練的手勢拉合背囊的拉鎖,再將背囊揹到背上。我狠狠地舉起 Canon,按下開關,瞄準目標,按下快門。「卡」的一聲,時間失去了知覺,倒斃於數碼空間,流出一灘 0 與 1。我舉起左腕,瞟了一眼浮在機械上空的長短針,它們的姿勢告訴我,時間死於 2 時 37 分。


2007年8月24日星期五

防空隧道﹝二﹞

堅彌地道其中一個隧道入口雖已遭磚封,但有數塊磚鬆脫,用相機透過洞口拍得內裡情景:

※          ※          ※

港府戰前興建的防空隧道,大多在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的斜坡下,至今仍可於大街小巷找到入口。原來防空隧道入口英文亦稱作「portal」。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的記錄,香港最少有廿九條防空隧道,以每條有數個至十多個入口計,入口總數有過百之多。黃泥涌道近禮頓道一列樓宇的後巷內,就有一個防空隧道入口,正面刻有「107」﹝圖4﹞,也許那隧道入口的編號就是 107。

近年傲遊港島市內,曾在以下地方見過有防空隧道入口:
  • 卑路乍街﹝四至五個﹞:這一帶原是卑路乍砲台所在地
  • 南裡一列樓宇的後巷﹝五個以上﹞,入口之間夾雜著很多殘存的磚砌建設,頂部有很多石階
  • 山道通往薄扶林道的樓梯底﹝一個﹞
  • 醫院道﹝兩個﹞:分別位於贊育醫院入口對面及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入口旁
  • 皇后大道東與金鐘道交界﹝三個﹞
  • 堅彌地道近皇后大道東﹝兩個﹞、皇后大道東華仁書院下﹝三個﹞,相信兩者同屬一隧道系統
  • 律敦治醫院下﹝四個﹞:灣仔街市﹝Bauhaus Style 的一座﹞旁邊有兩個,其中一個正面寫有「62」﹝正是62號入口﹞,灣仔公園內的斜坡上有一個,灣仔公園交加裡入口休憩處後的窄巷內有一個
  • 黃泥涌道近禮頓道一列樓宇的後巷﹝六至七個﹞、禮頓山公園右鄰私人屋宛停車場後的斜坡﹝一個﹞,相信與前者同屬一隧道系統
  • 跑馬地協和里﹝一個﹞,雖已封閉,但開有一個「窗口」,炎炎夏日有涼風徐徐吹出;藍塘道﹝一個﹞,相信與協和裡的隧道入口同屬一隧道系統
  • 筲箕灣新成街﹝三個﹞

可惜這些入口不是已遭封死,就是「政府物業,未經許可,不得擅進」,故未能進入一窺內裡全豹。在互聯網找得的資料顯示,港島及九龍市區內還有其他入口,數量頗多。防空隧道不單帶有神秘感,且具有相當歷史意義,且大多位處鬧市,交通方便,實為頗佳的本地史教材,理想的文化旅遊景點。為何政府不考慮開放一些結構安全的防空隧道供市民參觀,藉此向市民解說老一輩香港市民經歷過的三年零八個月苦難日子? 聽聞國內有城市在暑熱天時開放防空隧道供市民納涼,莫需大費周章廣開避暑中心﹝heat shelter﹞大開冷氣,既節約又環保,妙哉!


01-灣仔街市旁邊的62號隧道入口
02-62號隧道入口「門腳」開有渠口,透過渠口用相機拍得內裡情景﹝小心渠口有老鼠藥!﹞
03-黃泥涌道近禮頓道的隧道入口,正面刻寫著「107」
04-從禮頓山公園眺望右鄰私人屋宛停車場後的斜坡
05-協和里的隧道入口
06-協和里的隧道入口開有一個「窗口」,透過窗口用相機拍得內裡情景
07-交加里休憩處後窄巷內的隧道入口,其前面有一道閘門,相信是原裝的
08-南里一列樓宇的後巷內的其中一個隧道入口

參考資料:

2007年8月23日星期四

防空隧道﹝一﹞

1937年,日本藉七七盧溝橋事變進一步進侵中國,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有見戰事迫在眉睫,香港政府亦意識到需要加強防禦工事,遂成立了專責防空措施的部門﹝Air Raid Precautions Department﹞。政府初時認為有必要用沙包保護公共建築物、增設滅火設備、貯藏藥物、購備呼吸器及保護衣物等,但認為沒有需要為市民興建防空隧道。

1939年6月29日的立法局會議上,當時在任的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表示: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reached that apart from the enormous expense entailed it is not practicable to attempt any large scale schemes of protection for the general public such as tunnels, steel shelters and the like. Tunnels or other underground shelters could of course be constructed but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land renders it impossible to place them so that access could be gained to them from the centres of dense population within the few minutes period of warning which is all that can be expected. The existence of such shelters would therefore be merely a temptation to people to leave the relatively greater safety of their homes. It appears to be certain that in most cases such fugitives would fail to reach their objectives in time."

其後一名姓名譯音「LI TSE-FONG」的華人議員在1939年11月16日的立法局會議上向政府力爭興建防空隧道:
"In the matter of expenditure under Air Raid Precautions I wish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to the total lack of provision for shelters for civilians who may be out in the open in time of emergency. I realise the peculiar formations of this Colony that make it almost impossible to provide shelter for everyone, but I venture to think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at a small cost to build a number of small underground shelters or in the alternative to strengthen some of the public buildings in the City to provide for such an eventuality."

輔政司不為所動,冷淡回應:
"The same member again raises the question of providing Air Raid Precautions Shelters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n this subject I made a full statement at the meeting of this Council on 29th June, 1939, and there is, I fear, nothing that I can usefully add to that statement."

不知是否受了社會壓力,還是有見戰事愈演愈烈,港府於1940年中開始不惜大興土木,在港九多處建設了多條防空隧道﹝Air-raid Precaution﹝ARP﹞Tunnels﹞。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攻香港,並開始炮轟及空襲多個戰略目標,期間不少市民躲進防空隧道。

參考資料:
- 1939年6月29日香港立法局會議會議記錄
- 1939年11月16日香港立法局會議會議記錄

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

鯉魚門碉堡


鯉魚門碉堡修建於 1885-1887 年間,座落於鯉魚門南面的岬角,位居要衝,鎮守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配備兩門六英吋「隱沒式」大炮及多座炮台,依山勢由東至西分佈於岬角上,各炮射程不一,覆蓋整個鯉魚門水道。碉堡四周建有壕溝及溝堡,以防敵軍陸路進擊。 1890 年,岬角海邊增建布倫南魚雷發射站。隨後三十多年,香港太平盛世,鯉魚門碉堡一直無用武之地。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軍入侵香港,新界及九龍被佔領後,守軍加強防衛,日軍數度偷襲鯉魚門碉堡,均被守軍擊退,但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碉堡最終於 12 月 19 日失守。﹝參考資料:香港海防博物館網頁

※          ※          ※

碉堡現址為海防博物館。 2007 年 8 月 19 日下午,烈日當空,溽暑蒸人,入館樂遊半天,意猶未盡。前往博物館途經巴色道,於祟真小學附近發現一條窄巷中央有兩塊筲箕灣內地段﹝S.I.L.﹞界石。


01
02|03|04
05|06|07


01-六英吋「隱沒式」大炮
02-彈藥加工場遺跡
03-南溝堡
04-中央炮台二號炮座遺跡
05-地下彈藥儲存庫的直井
06-壕溝
07-西溝堡

2007年8月17日星期五

消失了的入口?

跑馬地的維多利亞市界石對面有一幅石牆,石牆兩端各嵌有一道「拱門」,上刻「Le Calbaire」,石牆內是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及聖保祿中學校址。究竟那「拱門」曾否是某舊建築物的入口?Le Calbaire 又是什麼意思?



從聖保祿天主教小學的網頁﹝見參考資料﹞得悉該校校址原屬加爾瓦略山會院﹝Le Calvaire﹞,該會院於1907年獲政府批准設立學校,1908年港督盧吉為校舍揭幕。

相信「Le Calbaire」就是「Le Calvaire」﹝似乎是法文,我不懂﹞,而這兩道「拱門」可能就是加爾瓦略山會院的入口。

參考資料
http://www.sppcs.edu.hk/sch_info/sch_intro/history/history.htm#

2007年8月14日星期二

舊觀‧新貌 ── 前水警總部

位於廣東道及梳士巴利道交界的尖沙咀山上的前水警總部,建於 1884 年,整組建築物包括極具維多利亞時代特色的主樓、馬廄及報時塔[1]。報時塔頂部原來豎有一支長杆,直徑六呎的時間球穿於其上,每天下午 12 時 50 分,時間球升至長杆頂部,並於下午 1 時正沿長杆滑下[2],讓海員及市民知道時間,校準時鐘。1908年1月,時間球搬往訊號山的訊號塔,報時塔的歷史任務亦告完成。日治時期﹝1941-1945年﹞,舊水警總部曾被日本海軍用作基地,其後繼續作為水警總部,直至 1996 年。山下有防空隧道,政府沒有工程記錄[3],故可能為日軍所挖。舊尖沙咀消防局就在東面山 腳,由兩座紅磚屋構成,於 20 年代初落成。從舊相中可見尖沙咀山上的報時塔傍另豎有一個十字形的支架,類似的支架在訊號山上亦有,訊號山上的支架是打風日子用來懸掛風球的,未知尖沙咀山上的是否亦然。

※          ※          ※

2002 年 11 月,政府招標擬將前水警總部闢建為旅遊主題發展項目[4]。2003 年,長江實業集團的附屬公司 Flying Snow 以 3 億 5280 萬元的標價投得發展權,為期 50 年,該公司擬把前總部主樓改建成文物酒店[5],項目計劃於 2008 年 3 月或之前完成,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          ※          ※

政府要求發展商原地保留前水警總部範圍內的歷史性建築物及前消防局的兩座建築物[4],發展商言而有信,縱使將整座尖沙咀山移平,仍巧奪天工地將一干建築物「原地」保留!你見過咁大嘅盆景嗎?


相中圓柱形建築物為報時塔﹝攝於 2007 年 7 月上旬﹞

參考資料
[1] 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九龍區法定古蹟:尖沙咀前水警總部
[2] 香港天文台網頁──香港授時服務歷史﹝1885-1933﹞
[3] 規劃署尖沙咀水警總部舊址發展機會研究報告﹝只有英文版﹞
[4] 香港政府2002年10月31日新聞稿──前水警總部招標闢建旅遊項目
[5] 香港政府 2003 年 5 月 27 日新聞稿──前水警總部舊址招標結果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究竟是窯還是啥?

舊山頂道的維多利亞城界石前,有一座以磚石砌成的建構物,前有開口,頂開煙囪,狀似一個窯,那是啥?

2007年7月15日星期日

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界石之謎﹝三﹞

現時香港法例﹝The Laws of Hong Kong﹞已沒有 1903 年維多利亞市界線條例,但釋義及通則條例﹝Interpretation and General Clauses Ordinance﹞的附表1﹝Schedule 1﹞,仍載有維多利亞市界線的定義,且於 1998 年才作過修訂﹝英語原文照錄如下﹞:

On the north - The Harbour;

On the west - A line running due north and south drawn through the north-west angle of Inland Lot No. 1299 and extending southwards a distance of 850 feet from the aforesaid angle;

On the south - A line running due east from the southern extremity of the western boundary until it meets a contou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Hill above Belchers 700 feet above principal datum, that is to say, a level 17.833 feet below the bench-mark known as "Rifleman's Bolt", the highest point of a copper bolt set horizontally in the east wall of the Royal Navy Office and Mess Block Naval Dockyard, and thence following the said contour until it meets the eastern boundary;

On the east - A line following the west side of the Government Pier, Bay View and thence along the west side of Hing Fat Street, then along the north side of Causeway Road to Moreton Terrace. Thence along the west side of Moreton Terrace to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Inland Lot No. 1580 and produced in a straight line for 80 feet, and thence along the north side of Cotton Path and produced until it meets the west side of Wong Nei Chong Road on the east side of Wong Nei Chong Valley and thence to the south-east angle of Inland Lot No. 1364, produced until it meets the southern boundary.

將之與 1903 年的版本作一比較,可見兩者予東、南兩界的定義,不單在字面上大相徑庭, 1998 年的版本所述的東界,還包括「政府碼頭西邊,興發街西邊,高士威道北邊至摩頓台」﹝在上文以粗字示之﹞,似乎這一段界線在 1903 年的版本是沒有的。

※          ※          ※


後記:
從土地註冊處 1977 及 1987 年版的【港島、九龍及新九龍的街道、樓宇門牌號數和地段索引】找到以下資料:

  • 內地段 1580 號﹝Inland Lot No.1580﹞為摩頓臺 1、2、3、7、9 號,銅鑼灣道 19-41 號及信德街 19-21 號間的地方。

2007年7月6日星期五

界石之謎﹝二﹞

1903 年 11 月 20 日的香港轅門報,詳錄了 1903 年維多利亞市界線條例的全文,條例對維多利亞市的界線作出以下定義﹝英文原文照錄如下﹞:

On the North. - The Harbour.

On the West. - A line running north and south drawn through the north-west angle of Inland Lot No.1299 and extending southwards a distance of eight hundred and fifty feet from the aforesaid angle.

On the South. - A line running east from the southern extremity of the western boundary until it meets a contour of the hill-side seven hundred feet above the level known as Ordnance datum thence following the said contour until it meets the eastern boundary.

On the East. - A line following the western boundary of the Queen's Recreation Ground until it meets the old Shaukiwan Road, thence to the south-east angle of Inland Lot No.1018, thence along the southern boundary of Inland Lot No.1018, produced until it meets the road on the east side of Wongneichung Valley, thence to the north-west angle of Wongneichung School, produced until it meets the southern boundary.

當中隻字未有提及「 CITY BOUNDARY 1903 」界石。找遍隨後數年的立法局會議記錄、香港轅門報、 Hong Kong Blue Book 等官方文獻,亦不見一鱗半爪。另一方面,界線的定義涉及不少現時已鮮為人知的地標﹝以粗字示之﹞。

筆者在 1898 年 7 月 25 日的立法局會議記錄中找到以下一段文字,雖然這段文字亦有不少地方令筆者一頭霧水,但可推斷「 Queen's Recreation Ground 」可能就是現今浣紗街明渠以西至摩頓臺﹝包括中央圖書館、銅鑼灣運動場及中華樂會﹞的一幅康樂用地:

"That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sixtieth year of Her Majesty's Reign the piece of ground in question, situate at Causeway Bay, bounded on the north by the Causeway Bay Road, on the south and west by the Quarry Bay Road and Inland Lot 1,149 (Kennedy's Stables), and on the east by the Nullah, running from the Quarry Bay Road to the Causeway Road, may be by Ordinance reserved as a public and open space for ever, may be called the 'Queen's Recreation Ground' and may, under Regulations to be embodied in the Ordinance, be dedicated to the purposes of general public recreation for all nationalities."

此外,據悉銅鑼灣道﹝Tung Lo Wan Road﹞及英皇道﹝King's Road﹞都是筲箕灣道的一部分,直至 1935 年,銅鑼灣的一段才改稱銅鑼灣道。相信東界的定義內所指的「舊筲箕灣道」﹝old Shaukiwan Road﹞,可能接近現今的銅鑼灣道﹝但在 1903 年,所謂「舊」是指什麼?﹞

筆者另於 1911 年 8 月 24 日的立法局會議記錄中找到以下一段:

"THE ATTORNEY-GENERAL -- On clause 39B in the Colonial definitions page 7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mentioned in the last line but one refers to the north-west angle of the Wongneiche[gon/ong] School. That is not a permanent landmark. As a matter of fact it has almost disappeared, so I would suggest that the words 'the south-east angle of inland lot No.1,364' be substituted for the words 'north-west angle of the Wongneicheong School.'

This was agreed to."

從中可以知道,維多利亞市界線條例曾於 1911 年經過修訂,東界定義中提到的「黃泥涌學校」﹝Wongneichung School﹞已被另一地標 ── 內地段 1364 ﹝inland lot No.1364﹞── 取代。

※          ※          ※


後記:
從土地註冊處 1977 及 1987 年版的【港島、九龍及新九龍的街道、樓宇門牌號數和地段索引】找到以下資料:

  • 內地段 1299 號﹝Inland Lot No.1299﹞為域多利道 60 號﹝不見於 1987 年版的【索引】﹞。
  • 內地段 1018 號﹝Inland Lot No.1018﹞為聖保祿學校及聖保祿醫院新翼所在地。
  • 內地段 1149 號﹝Inland Lot No.1149﹞為摩頓臺 1-15 號,銅鑼灣道 3-17 號及高士威道 2-36 號﹝摩頓臺﹞之間的地方。
  • 內地段 1364 號﹝Inland Lot No.1364﹞為摩頓臺 1、2、3、7、9 號,銅鑼灣道 19-41 號及信德街 19-21 號之間的地方。

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界石之謎﹝一﹞

初中時用的世界地圖集還在,附頁列有世界各國的首都名字:
  Hong Kong ── Victoria

香港當然不是「國」,但除英女皇、海港及公園之外,原來「維多利亞」亦是香港「首都」的名字。早於 1843 年,香港政府已稱當時的市區為「維多利亞市」,但沒有為維多利亞市定下清清晰的界線。1903 年 10 月 1 日,當時的律政司﹝Attorney-General﹞Sir Henry S.Berkeley 在立法局動議立法為維多利亞市劃界,同年11月19日,有關法案在立法局三讀通過,1903年維多利亞市界線條例﹝The City of Victoria Boundaries Ordinance, 1903﹞正式生效,遂於翌日透過香港轅門報﹝Government Gazette,等同於現今的憲報﹞將條例的全文公告天下。

為標誌界線,政府在界線上多處地方豎立了刻有「CITY BOUNDARY 1903」的界石。一個世紀過去了,至少有六柱界石尚存於世,分別位於:
1. 堅尼地城海傍,西寧街球場內;
2. 薄扶林道近摩星嶺道交界,往南區方向的行人路上﹝行人隧道入口傍﹞;
3. 克頓道,距旭龢道交界約半公里;
4. 舊山頂道近地利根德里;
5. 寶雲道,距司徒拔道交界約半公里;
6. 黃泥涌道聖保祿小學對面行人路上。


去年有人於馬己仙峽道 15 號附近﹝243 號郵筒後﹞找到一柱疑是維多利亞市的界石,半埋於斜坡護土牆內;不消數月這柱石己消失得渺無影踪,很可能是修葺斜坡護土牆時被拔掉。究竟這是否另一柱維多利亞市界石?當初政府共豎立了多少柱界石?還有沒有其他界石未被發現?全都是──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

An Example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A "seamless" fus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erections!
Avenida da Praia Grande, Macau, October 2003

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三十一年後的下午四時

我當年四歲,在勵德幼稚園讀下午校初班,四時將近,轉頭透過課室後面的百頁窗,定可見到一大群家長佇立於校外的走廊等放學,我的祖母總在其中。

今天下午四時,我途經勵德幼稚園舊址外的走廊,從舖滿灰塵的百頁窗隙窺進課室,見到如斯景象:

我今年三十五歲。

2007年6月9日星期六

墨水+ 筆

科技日益進步,但有些商品的質數卻每況愈下,墨水筆為其中一例。墨水筆曾是最普遍的書寫工具,但自從原子筆在1945年推出市場以來,墨水筆的市場逐漸萎縮,加上世人變得重皮不重肉,貪新棄舊,生產商有見及此,在商言商,寧願在外觀設計方面多灑金錢,亦不肯投入資源為墨水筆研發新技術。

原子筆用完即棄,乾淨利落,墨水筆生產商為保市場,曾為達到「無污添墨」﹝no-mess filling﹞絞盡腦汁。1952年,犀飛利﹝Sheaffer﹞率先推出 Snorkel 打水系統,在添墨水時只需鈕開筆桿尾部的轉鈕,便有金屬吸管從筆尖底部伸出,將金屬吸管探進墨水瓶,拉出筆桿尾部轉鈕連接的活塞,再將活塞推回筆桿,墨水便徐徐吸進筆身,鈕上筆桿尾部的轉鈕,金屬吸管便會縮進筆桿,過程中握手位不會沾到墨水。Snorkel 相信是有史以來構造最精密的墨水筆:


派克﹝Parker﹞不甘示弱,集五十多名研究員之力,苦惱多年,遂於1956年推出「61」型墨水筆。「61」配有世上絕無僅有,沒有任何活動裝置的打水系統,在添墨水時只需將筆桿外殼鈕出,然後將露出的墨水泵插進墨水瓶便可添進墨水。「61」的墨水泵,內藏摺疊起來的膠膜,靠毛細管作用﹝capillary action﹞將墨水抽進泵內,為了不讓墨水殘存於外殼,外殼表面鍍上了鐵氟龍。「61」簡直是科學結晶:


半個世紀前的墨水筆,於今時今日有如失落了的文明。時下的墨水筆,打水裝置形如針筒,更甚者直以膠囊添墨水,墨水用罄,剩下的膠囊有如子彈殼,拔掉便可放入滿載墨水的新膠囊,添墨水有如替手槍入子彈。

筆者中學時代已喜用墨水筆,當年亦有不少同窗喜用之,多為國產英雄牌,偶然亦見美國的派克。墨水筆當然不比原子筆方便,但寫出來的字好elegant,原子筆無可媲美。一枝英雄「330」,從高中用到上大學,將千秋萬世人類點滴累積下來的數理化知識抄到紙上,其後折了嘴,可謂英雄末路;繼而冒著崇洋媚外之罪名,用上了一枝派克「Vector」,不用猶自可,一用才知中美有別。美國派克,充分表現了美國的自由精神,有如香煙廣告中的脫韁野馬,在紙上疾走如飛,無拘無束;中國英雄,霸氣十足,可惜武人弄墨,偶爾劍露鋒芒,鐵劃銀鉤,搞到滿紙傷痕,墨跡斑斑。難怪毛主席高舉「三面紅旗」,超英趕美,超趕了數十年也超不過、趕不上。

毛主席一句「洋為中用」尚算達標,將英雄「616」與派克「51」一拼看之,便可見一斑,難怪竟有老外以為,英雄是派克於中國的品牌。中國堪稱千年古國,「古為今用」還不夠老外辣。近年外國筆廠紛紛推出老型號墨水筆的復刻版,企圖從筆迷的荷包掠取營業額。曾於二次大戰前後風靡一時,現今萬千筆迷夢寐以求,有「Empire State」之稱的派克「51」,亦重現於文具鋪的廚窗;可惜皮似肉不似,內部設計與60多年前的出品根本是兩碼事。雖則世人重皮不重肉,但筆迷「迷」得講究,欲求「Empire State」不果的筆迷,以復刻版自慰一番,也難獲快感。

墨水筆,還是以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