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

菲林之魅 ── KODAK GOLD 200


柯達金裝系列曾是很普及的菲林,十多年前去旅行時亦用過,在那個年代,「菲林傻瓜機」差不多是旅行必備之物。柯達金裝現在已難以買得到,去年年底在旺角星際城市見有「金裝 200」﹝GOLD 200﹞賣,而且仍相當「新鮮」﹝2013 年 9 月才到期﹞,標價每卷 25 元,是可以接受的水平,遂買了兩卷。最近再到該店,存貨經已售罄。

過去數年的年初都到中環一趟,走上通往碼頭的行人天橋,看看那片填海得來的新土地上的工程進展如何,並用相機拍下即將成為歷史的「當下一刻」。今年待至上星期六才去,以往用的都是數碼相機,最近迷上了菲林,就趁機「試拍」一卷 GOLD 200。說「試拍」是因為在昔日的「菲林時代」縱然曾用過柯達金裝﹝己記不起是什麼 ISO﹞拍過照,但始終沒擁有過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相機,當時帶去旅行的「菲林傻瓜機」是父親的,自己對攝影亦一無所知,更遑論講究用什麼菲林;而今次是首次拿起屬於自己的相機用 GOLD 200 菲林為興趣、亦為了解菲林而拍照。

究竟現時市面上的 COLORPLUS 200 是否經過重新包裝的 GOLD 200?拍過之後覺得 GOLD 200 色彩淡一點,反差略低﹝見〈菲林之魅 ── KODAK COLORPLUS 200〉﹞;但始終單憑兩卷菲林拍出來的效果是難以下結論的,因為拍攝的場景不一樣,此外亦難確定菲林是在相同的情況下沖出來。另外亦留意到沖出來的 Gold 200 菲林邊緣印有 "GB 200-7 KODAK" ,而 COLORPLUS 200 上的細字則是"KODAK 200-8",兩者並不一樣;當然那亦不表示 COLORPLUS 200 與 GOLD 200 本質上不一樣。最理想當然是將兩種菲林的規格作一比較,可惜柯達只將專業用菲林的規格放上其網站,GOLD 及 COLORPLUS 的就沒有。

※          ※          ※

途經交易廣場,順道拍下 Henry Moore 的作品 ── Oval with Points,拍出來的銅色實在很美:

蘋果的旗艦店,外觀真的有點像個溫室:

在橋上拿着相機拍照,特別感受到橋經常在震,有時厲害到對焦都有困難:

去年年初來時橋下還是一大個地洞,如今橋東面的地洞經已填平了,還築了新路:







大型機械集中在西面作業:





※          ※          ※

2013 年 10 月 28 日 後記
剛剛發現柯達的網站換了新裝,更就 consumer film 增添了專頁,當中連 GOLD 200 及 ULTRA MAX 400 的技術資料都有提供;但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該網頁對 COLORPLUS 200 隻字不提。難道柯達最終決定繼續生產 GOLD 200 而停產 COLORPLUS 200?

2013年2月17日星期日

健康邨第三期

年初一去了「健康邨」拜年,趁機在邨中四處走走拍拍照﹝見〈菲林之魅 ── LOMO Color Negative 400〉﹞。「健康邨」 ── 說得準確一點應該是「健康邨第三期」,第一及第二期在九十年代重建後已成了居屋,第三期一直沒有重建,至今仍是房協轄下的公屋。由於第三期不單在地理位置上自成一角,與第一及第二期更是公屋與居屋之別,故第三期可說是個「獨立」的屋邨。

第三期於 1965 年落成,是老牌公屋。去過健康邨第三期便覺得其格局很特別,由七座相連的樓宇組成,分別是白楊、銀杏、紅桃、綠葉、藍鵲、黃菊及棕樹樓,七座樓宇的走廊及天台都相通,前六座圍在一起,中間成了一個中庭,像個四合院。走廊及樓梯可享天然光,空氣流通,沒有新型屋邨的侷促感。

健康邨的平面圖,圖中由上至下的馬路是百福道,第三期在百福道的南方﹝圖中的右方﹞:
﹝摘錄自香港房屋協會網站﹞

從西北方遠眺健康邨第三期,從左至右是棕樹、藍鵲及黃菊樓:
﹝2013 年 2 月 17 日暮色時分‧攝於百福花園﹞

菲林之魅 ── FUJICOLOR C200

很想攪清楚 C200 是什麼來頭,它悄悄地在市場上出現,售價與 Superia 200 相若。同樣是非專業用的 200 度負片,為何在 Superia 200 大行其道之時,富士又推出 C200?難道是想測試市場反應,看看用家對這新出品是否受落,才決定是否以 C200 全面取代 SUPERIA 200?無論富士盤算著什麼,用家都一定會問:C200 與 SUPERIA 200 有什麼分別?只是從 C200 推出至今,富士對此依然三緘其口,富士的網站不但沒有提供 C200 的產品說明﹝Data Sheet﹞,甚至對 C200 隻字不提。難道富士認為神秘也是個賣點,欲利用客戶的好奇心催谷 C200 的銷路?

我的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買了兩卷 C200,以下是用 C200 拍出來的照,相機是 NIKON F2A 配 NIKKOR AF 28-105 mm f3.5-4.5D 鏡頭:












C200 初步給我的印象是:色彩濃豔、偏紅﹝日光之下尤甚﹞、反差高,與 Superia 200 不遑多讓。沒有高科技器材,要對 C200 及 SUPERIA 200 作出客觀的比較,就要反覆在不同場景﹝晴天及陰天之下的日光、不同色溫的燈光等﹞同時以兩組相同的器材分別用兩種菲林進行拍攝,沖菲林的過程亦要完全一樣;否則不可能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可惜我既沒有兩組相同的器材,亦沒有那分閒情逸緻。

富士既然早已將 SUPERIA 200 的資料單張﹝data sheet﹞在網上公開﹝見此﹞,它只要將 C200 的資料單張放上網,大家便可詳細了解 C200 在各方面的表現,亦可清楚知道 C200 與 SUPERIA 200 的差別,倘若 C200 較 SUPERIA 200 優勝而售價相同,用家自然會選用 C200;要收收埋,難道它有苦衷?

菲林之魅 ── 桑尼 100


桑尼 100 的外盒設計真的與 Ferrania Solaris 100 的有幾分似 ── 藍底白字加一個橘黃色的波﹝縱使色調有些差異﹞;桑尼的英文名稱是 "Sunny",又與 "Solaris" 一樣,與「太陽」拉上了關係。細看桑尼的外盒,底部有細字註明:「意大利富兰尼公司提供技术及原料//汕头市华天富感光材料有限公司出品」。即使知道 Ferrania 提供了技術及原料,也不能就此確定桑尼 100 與 Solaris 100 在性質與品質上完全一樣。曾在網上試過搜尋兩者的產品說明,但遍尋不獲。

桑尼 100 的售價一般比 Solaris 100 平些少﹝我在同一所店各買了一卷,前者 22 元後者 24 元﹞,如果兩者是完全一樣的話,用家會不約而同取前捨後,直至兩者價格相同。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它們之間的價格差距反映什麼?是桑尼 100 與 Solaris 100 在基本因素上有差異,還是單純是後者的品牌令消費者願付溢價?

先體驗一下桑尼,年初三去了油麻地果欄,拍了一卷:

放上來後發覺相中的屋頂出現摩爾紋,原本在電腦上看是沒有的。

鐵閘的銀色拍出來相當真實,後面陰暗處黃綠色的蔗亦是。















初步覺得桑尼相當不錯,拍出來的照帶一分微黃的暖調,色彩濃度適中,看起來很舒服,寬容度尚可。市面上只見到 100 度的桑尼負片;但在網上聞得有人用過 200 及 400 度的桑尼,難道經已停產?若然如是,那實在太可惜了。

菲林之魅 ── KODAK 400 ULTRACOLOR


在旺角信和的格仔舖買得這卷菲林,50 元一卷不知過期多久、連盒也沒有的絕版貨是平還是貴真係見仁見智。網上流傳話柯達 400 ULTRACOLOR (UC) 的色彩艷度可媲美正片,而且歷久不衰,就算過期威力也不減,姑且買一卷來試。

用一卷沒一卷的絕版,給我這個新手用來影煙花,未免有點嘥。黑卡法實在太難,沒勇氣去試。參考過往用 1600 度菲林來夜拍的成功個案,用 400 度菲林曝光量便要增加兩級,再利用光圈-快門的互易關係,便可算出近磅的光圈-快門組合 ── 倘若用 F8 光圈來拍,大概要曝光兩至三秒;但因為是過期片,着量加多一秒。於是在兩至四秒範圍內拍,箇中亦考慮到煙花從射出到爆發的時間。受環境限制,腳架都用不着,只好將相機靠在石壆上影,抖動難免,既要顧及煙花與建築物燈光的光度差距,又要捉住煙花的生命週期,成功率極低。亦因為不熟習 NIKON F2 那二至十秒快門的用法,初時顯得手忙腳亂,白花了幾張片。

想知 35mm 400 UC 何時停產,但在網上始終找不到柯達官方的停產通告,有人說該片是在 2008 年年尾停產的。就算是最後一個批次的貨也該過期兩年了,但沖出來竟仍相當通透,一點灰霧都沒有,色彩相當鮮艷,亦看不出有明顯的偏色:




﹝年初二‧攝於勵德邨﹞


現時柯達的網站仍然載有大量己停產菲林的資料,當中亦包括 400 UC﹝見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