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第三隻眼睛 ── Carl Zeiss Jena Biotar 58mm f/2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舊鏡,鏡身全體用金屬鑄成,銀白色的,不知是鋁還是鋼,觸上手冷冰冰的一股寒流直透心,拿上手重甸甸的很有質感。玻璃的鏡片,晶瑩剔透,看似沒有鍍膜,或許有薄薄的一層亦未可知;經年累月,玻璃都變了質,冒出了小汽泡。十片光圈葉片呈螺旋狀的一片疊一片,隨光圈環扭動而開合,光圈從 F2 至 F16 之間連續收放,沒有一卡卡的限制。光圈環置在鏡頭的前端,對焦環則在後面,與別不同,操控初時定有點兒不自在。

歷久不衰的 Biotar 結構,連唸大學時用的教科書都有記載:

﹝摘自 Optics, E.Hecht & A.Zajac﹞

這顆五十多年前產於東德的鏡頭,栽在現代數碼相機上,是否很異相?要將這顆 M42 接環的鏡頭接上 Nikon 機身,加個轉接環便可成事,但因為 Nikon 機的「眼球」較長,用上了 M42 鏡頭等於患了近視,若要對焦至無限遠,就要用配有近視鏡片的轉接環,對成像的質素未免會有一點影響。

光圈超過 F5.6 影出來成像有點「鬆」,日光下一開大光圈就泛白,陽光直射便起光斑。五十年前的鍍膜技術,豈能與現代的相比!只要避開陽光直射及將光圈收細一點就可以了,控制得宜的話會影到物像周圍泛起一層薄薄的光,別有一番味道。另外,散景的二線性比較強,不合焦的後景光源常呈圈狀。

以今時今日的標準而言,這些都是缺憾。除了成像銳利及不變形,現代鏡頭還追求抗耀光﹝anti-flare﹞、沒有幾何像差﹝geometrical aberration﹞、沒有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沒有邊角失光﹝vignetting﹞。比起舊鏡,現代鏡頭在這幾方面都優勝,怎麼影出來的相反而平平無奇?現代鏡頭大都支援測光及自動對焦,甚至具備防震功能,用起來感覺似用傻瓜機。

舊鏡是用來玩的,不單要人手對焦,還要人眼測光,又沒有防震功能,但正因為這樣,感到參與度很高;想用來影人就要三思,以免影的覺有趣,被影的等得沒趣。





註:"Carl Zeiss Jena" 即東德蔡司,人稱「東蔡」;東蔡出產的 Biotar 58mm f/2 鏡頭,人稱「小 B」,另有稱為「大 B」者指 Biotar 75mm f/1.5 。